
本文转自:南方日报金鼎配资
湛江推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
全龄全季乐享动感港城
吴东俊
帆船点缀的港城别具生机与活力。郭龙碧摄
奥体中心沙滩上举办的沙滩气排球比赛。杨证民摄
跑者奔跑在“菠萝的海”。吴东俊摄
雷州举办骑行活动。陈文摄
红树林之城湛江半程马拉松赛。受访者供图
全国滑水锦标赛。杨川摄
选手们正在海面上练习帆板金鼎配资。受访者供图
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水上运动中心。受访者供图
日前,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水上运动中心正式开放,为市民和游客再添一处全新的户外运动场所。中心全面开放摩托艇、水上沙发、桨板、水上飞人等多项水上运动项目,让湛江湾成为尽享海上运动激情的舞台。
作为入选全国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的地市,湛江正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和深厚的体育底蕴,绘就一幅“人人能参与、处处可运动”的生活新图景。
如今,滨海城市的魅力不止于风光,更在于“动”起来的姿态。从“海上飞人”到菠萝田骑行,从潜水胜地到森林绿道,体育激情与生态之美在此交融,让湛江成为充满活力的户外运动新坐标。
南方日报记者吴东俊
蓝色海湾
打造“水上运动之城”
湛江拥有大陆海岸线1195.26公里,海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,是广东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。得益于“城在海中、海在城中”的地理格局,湛江正以海湾为舞台,打造全域水上运动空间。
从湛江湾延伸至特呈岛、南三岛、硇洲岛等岛屿,“五岛一湾”连成一条运动链,涵盖帆船、滑水、桨板、潜水、海钓等项目,构建起“专业竞技+全民共享”的滨海运动圈。
“湛江冬季平均温度在16℃—23℃之间,几乎全年都能下水运动。”湛江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依托优越气候条件和自然海域,湛江将重点建设“2+4+X”户外运动体系——以两大王牌项目潜水、滑水为核心;帆船、尾波、冲浪、桨板、海钓等为主力项目;同时拓展沙滩排球、沙滩足球、龙舟赛、海上科普等多样玩法。
湛江不仅是名副其实的“冠军之城”,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户外运动之城。劳丽诗、何冲、全红婵等多位世界冠军从这里走出,全国唯一国家级潜水运动学校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位于湛江,为城市积蓄了深厚的竞技与户外运动基因。近年来,湛江连续举办滑水、帆船等赛事,并逐步形成以水上运动为核心的户外运动体系,积累了丰富的办赛和活动经验。
如今,湛江正加快建设“水上运动之城”,通过“赛事引领、产业联动、生态融合”模式,推动体育、文旅、康养、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。依托“五岛一湾”核心区域,红树林科普桨板、帆船训练、潜水探索及夜间海上活动等水上运动项目逐步建成,海上运动正延伸出更多新业态,让体育融入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。
海陆并进
打开更多户外运动场景
如果说湛江的海洋点燃了“速度与激情”,那么它的山林与田野,则蕴含着另一种“慢下来”的诗意。
清晨,骑行者穿行在徐闻“菠萝的海”,微风拂面,果香随风荡漾;傍晚,徒步者沿观海长廊赏霞逐影;周末,游客在三岭山森林公园徒步,感受林间清风与鸟鸣。
当前,湛江正在推动“海陆并进、全龄共享”的户外运动体系。陆上项目以骑行、徒步、露营、马术等为主,串联城市绿道与乡野景区,形成一条条“动感廊道”。
当前,湛江各类户外运动社群不断壮大,沙滩排球、马术体验、红树林科普、夜跑等活动频繁开展。金沙湾、奥体中心沙滩广场等地,常见年轻人组队在落日余晖下对垒。与此同时,随着湛江马拉松、徐闻“菠萝的海”马拉松等赛事的持续举办,骑行、跑步等陆地运动逐渐形成固定赛道和品牌活动,让市民和游客在运动中亲近自然,也推动户外运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“户外运动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,更是城市品质的体现。”湛江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湛江正积极推动“体育+文旅”“体育+生态”“体育+消费”的融合发展,围绕“户外运动目的地+体育旅游消费带”布局产业链。
未来,湛江将依托“五岛一湾”核心区域建设,统筹整合自然资源、运动项目与配套设施,形成“一核四区、多节点”的协同发展格局,实现水上与陆地运动、赛事活动与文旅休闲的有机融合,推动户外运动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户外运动的兴起,让“健康”“活力”“生态”等理念塑造新的城市气质。从赛事竞技到市民日常金鼎配资,从滨海到山野,湛江正以开放的姿态,迎接每一位动起来的参与者。
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